發布時間:2022-03-30 03:00:11 | 來源:河北盛德 | 【大 中 小】 | 分享: |
毛澤東有一篇哲學名著,叫做《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》,闡述了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原理。正確思想的來源是社會實踐,而不是從某中思想而來。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實踐,在學校里,老師講的千真萬確的道理,雖然你也熟記于心,但必然似信非信,一直等到自己在實踐中遇到了大悲大喜才猛然悟出其中真諦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一直到自己娶妻生子,才知道原來“善”的本意是“純潔無瑕”。結論是,人們不會因為別人的說教而改變自己的認識,只有通過自己的眼見身行才能改變認識。
而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也不是空穴來風,必然用思想來支配。所以人的一言一行必然表露自己的思想。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。人的思想水平、精神境界、本來素質,必然流露在你的言行中。這是“舞臺小世界,世界大舞臺”的最淺層的道理。所以,要改變自己,必須從自己的靈魂開始。而辦事情對錯比例的轉變是靈魂變化的反映。
現實中,有人總是以既定的觀點看待世事,不易改變??凑l都是偷斧子的人。也有人擔心別人用有色眼鏡看人而食不甘味。知道了認識論原理,你就知道怎樣才能贏得自己的尊嚴。結論是只有用行動才能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。你說我沒能力,我就解決一系列難題給你看,你說我不盡責,我就拿出職內嚴謹而突出的成果給你看,你說我沒長性,我就十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。用社會實踐改變人們的認識。
不過,要做出令人尊重的行動,要長期做出令人尊重的行為,必須有一個前提,就是真正改變自己的思想,真正提高自己的境界。因為沒有受人尊重的思想就沒有受人尊重的行動。
這樣,“我”和“非我”就形成了促人進步的良性循環,社會就會越變越美好。(楊柳)